浙江台州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化“污水”为“绿水”

2020-05-24

  核心提示:浙江台州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化“污水”为“绿水”,污水处理需经过多道流程。污水进厂后,通过改良A/A/O生物处理池的生物处理,二层池沉淀,高效处理池与V形处理池深度处理后,在出水计量池出水消毒后排放入河。台州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按照准地表水IV类标准处理污水,标准较高,即排放水可到灌溉农田程度,远高于国家一级A标准。


  原标题:化“污水”为“绿水” 探访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


图为施工现场。


图为施工现场。


7月23日下午,黄岩区院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现场的工人正顶着烈日施工。黄岩排水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王伟告诉记者:“今年上半年的雨水量,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。而且施工工地土质差,地下水位高,给施工带来影响。”面对雨水多和土质差两大难题,项目团队共同努力,攻克关卡,顺利突破障碍。


  记者站在一期高效沉淀池的顶上,最前方是改良A/A/O生物处理池顶层,工人在做底部防水处理;二层池已通过验收,天晴安装设备,右侧二期高效沉淀池结顶后,准备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。周边办公楼、化验室和配电间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施工中。


  污水处理需经过多道流程。污水进厂后,通过改良A/A/O生物处理池的生物处理,二层池沉淀,高效处理池与V形处理池深度处理后,在出水计量池出水消毒后排放入河。“台州按照准地表水IV类标准处理污水,标准较高,即排放水可到灌溉农田程度,远高于国家一级A标准。”王伟告诉记者。


  为了减少天气影响,项目部放弃原先一道工序验收后,再继续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方式,改为多道工序交叉同时作业。王伟说:“这既考验技术,又增加难度,若验收不通过,全部都得重来。”施工团队既赶进度,又不忘谨慎认真,交叉的多道工序都成功验收,进度大大加快。


  土质差加上连续降雨,使得现场有时地下水位快与附近河水齐平。不仅排水困难,管道开挖也受到阻碍。为此,管道铺设处的几台水泵24小时抽水;工人在铺设管道前先进行底下混凝土浇筑,同时借助钢板架打桩,避免泥土流动带来不便。


  直面难题并奋力解决的背后,离不开工人的辛苦付出。


  管道施工是项目重要环节。该管道路线复杂,七八公里长的管道路线上下分布两三层。长12米、直径1米的管道,重量约3吨,需要吊机下放到4米深的地里;遇上因下放造成的管口扁平,工人需要耐心使其恢复,对口焊接时,需要大半天时间,最后进行管口防护。


  大暑时节,骄阳似火。韩师傅一手拿防护罩,一手焊接,衣服背后早已湿透。他说:“这个管道从中午开始焊接,为了强化牢固,得焊上两三层。”现场负责工艺管道的14人,少则干了十几年,多则几十年,经验丰富。在他们的努力工作下,目前已完成管道工程量的三分之一。


  管道焊接至下侧时,工人们需挖上“工作坑”,蹲在其中低头焊上许久。遇上小雨,便支起大棚施工。现场的工人穿着雨鞋,半卷裤脚湿漉漉一天是常有的事。


  据了解,为缓解江口和一期污水处理厂压力,以及响应“污水零直排”行动号召,黄岩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在2017年底启动二期工程,2018年7月正式建设。工程分三阶段:工程主体于2018年底完工,目前进行工艺管道与设备安装,预计今年10月完成,继而准备调试运行。


  该项目将承担院桥镇、沙埠镇、南城街道、高桥街道、澄江街道等地的污水处理任务;有效解决了黄岩南部及局部西部区域的污水处理问题,对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大有意义。来源: 中国台州网-台州日报 姚玲利 周璐虹